把旅游演艺打造成甘肃新的文化品牌

   日期:2024-12-17     浏览:88     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指出: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,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。这一重要指示精神,是甘肃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、创新发展的重要法宝,
 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指出:“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,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。”这一重要指示精神,是甘肃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、创新发展的重要法宝,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、推进新型文化业态不断壮大、行稳致远的行动指南。

近年来,随着我省文化旅游工作驶入快车道,各地精心挖掘优势文化资源,全力打造旅游演艺项目,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文化需求,开创了旅游演艺的新局面,彻底改变了“白天看景、晚上睡觉”的传统旅游模式,逐步形成了地域分布广、剧目品质好、演艺形态多、市场认可度高、产业链日趋完善的现代旅游演艺产业格局,为增强文化磁场、促进消费增长、培育新质生产力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的动能。主要成效和特点有:剧目增多、分布较广。甘肃的旅游演艺尽管起步晚、规模小,但发展势头强劲、覆盖面较广。截至2019年,我省旅游演艺项目增加到10个,经过5年的持续发展,到2024年,旅游演艺项目数量再创新高,达到30个,基本实现了全省各市州的全覆盖。令人欣喜的是,作为国际旅游大都市的敦煌,旅游演艺异军突起,从2023年开始,《敦煌盛典》《又见敦煌》《千手千眼》《乐动敦煌》4部剧目同时在敦煌上演,首开全国县域旅游演艺数量最多的先河,被誉为“旅游演艺之都”。

种类增多、样式较全。甘肃的演艺市场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,逐步从探索期走上了发展期的轨道,而艺术种类也从单一的剧场类向实景类、主题公园类扩展。从2018年开始,甘南的《金顶梵音——拉卜楞》、张掖的《回道张掖》、嘉峪关的《天下雄关》等主题公园类剧目崭露头角,展示出强大的活力。同时,全省部分地区的一些小剧场、景区、民俗村落、美食街区,打造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中小型特色类旅游演艺项目,丰富了旅游演艺的品种。

观众增多、反响较好。今年截至11月19日,年度演出场次突破1000场。八年来,该项目共计演出5990余场,接待国内外观众355万人次,成为甘肃旅游演艺领域的领头羊。有特色、有品质的旅游演艺,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和充分肯定,观众和旅游演艺形成了一种“双向奔赴”。

效益增多、运行较稳。持续不断的旅游演艺,不仅实现了数量的快速增长,而且实现了质量的显著提升,赢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。2020年9月入驻天水的情景体验剧《天水千古秀》,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八千年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。观众评价说,《天水千古秀》不仅仅是一场演出,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,一部剧真的带火了一座城。兰州德艺坊相声社,深耕演艺市场已达15年之久,他们利用都市商业圈的地理优势,在兰州打造了两处以相声曲艺和小型话剧为内容的演艺项目,年均票房收入达150万元。

在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,甘肃旅游演艺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,主要是部分剧目定位不够精准,承载量过高,而且剧目内容比较庞杂,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结合不够紧密,没有跳出同质化的窠臼,加之旅游淡旺季明显,造成经营时间短、歇业时间长的问题。个别的旅游演艺项目为了迎合市场,追求华而不实的过度包装,让文化资源失去了本真。专业演职人员偏少,不少地方的演职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,演技不高,功力不深,直接影响了演出效果。一些有绝活的民间艺人、原生态的民族歌手、非遗技艺传承人,舞台上的表演能力比较弱,观赏性不强。有少部分项目缺乏既懂艺术创作又深谙市场运作的复合型人才,普遍存在运营经验不足的问题。在市场营销上渠道不畅,过于依赖于旅行社。在衍生产品开发上动力不够,尚未形成与剧目相匹配的衍生文创产品。

首先要认真研究市场需求。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,全面客观地把握旅游演艺的发展趋势、市场容量、盈利能力和运营模式,认真分析竞争格局、市场风险、行业壁垒和机遇挑战,科学合理地做出决策,避免盲目上马。对每一个演艺项目,要突出各自的独特优势,防止复制粘贴其他地方的成功案例,造成“水土不服”。尽量谨慎开发一些投资过大、回报周期过长的大型旅游演艺项目,多倡导投资小、收益快的“小而美”的中小型特色旅游演艺项目,走多样化、差异化、品牌化的发展路子。

其次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。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的精髓和内核,提炼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符号,组合升华成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,以深刻的思想性、精湛的艺术性和震撼的观赏性,感染观众、打动观众,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。只有把“此景”“此事”“此人”融合起来,把“山脉”“水脉”“心脉”贯通起来,才能让旅游演艺剧目传播得更久、行走得更远。

第三要提高演出整体水平。对全体演职人员经常开展艺术素养和艺术技能的培训,定期进行业务考核,把工资和绩效挂起钩来。旅游演艺经营主体要加强与高校、艺术职业院校的合作,鼓励建立校企共建实习基地,为旅游演艺提供源源不断的艺术人才。在演出过程中,要注意听取游客和观众的意见建议,对剧目不断加以改进、完善和提高,把广大观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旅游演艺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标准。

第四要强化运营管理能力。旅游演艺经营主体要把营销作为重中之重,建立健全了解市场、善于进行市场运作的营销团队,加强市场分析和预测,及时调整演出方案。在加强与旅行社合作的基础上,拓宽营销渠道,扩大市场的占有份额。利用演艺产品本身的核心吸引力,开发图书、光盘、文具、服饰、明信片等衍生文创产品;借助网络平台打通旅游演艺与研学、旅拍、艺术教育等新兴业态的合作路径,因地制宜打造主题住宿、主题餐饮、主题书吧等创意空间,全面提升旅游演艺的商业价值和盈利能力,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。

 
标签: 汉中旅游网
打赏
 
更多>同类新闻资讯
0相关评论

推荐图文
推荐新闻资讯
点击排行